top of page
Our Recent Posts



Archive
Tags


法律人菁英思維的形成
上圖:湯瑪斯・摩爾 (Thomas More) 除了是中世紀名著《烏托邦》的作者,更是一名律師。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社群 菁英一詞的意思代表著一群人數較少,卻掌握著社會上的政治、軍事權力者、或者是擁有特殊專業的人。前者的例子如政治家們,後者則如醫生、律師等。而菁英思維指的便...


國際交流經驗分享─專訪陳怡君學姊
交換學校:美國凱斯西楚大學法學院 一、出國前的動機與準備 Q1:請問學姊您想申請交換學生的動機以及選擇凱斯西楚大學的原因為何? 談起申請交換學生的動機,學姊表示是基於生涯規劃的考量。由於在大學畢業後計畫出國深造,希望藉由交換學生的機會體驗國外的學習方式並感受國外的生活環境,...

法律人菁英思維-大學中專業的形成
圖片來源: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Elite_Logo.svg 眾人所謂「菁英思維」究竟是如何形成的?與學習法律的時間長短有關嗎?抑或是有其它理由?為了細探箇中原因,我們請到大二至大四各年級的學長接受我們的採訪,盼望透...


從鞭刑看法律菁英思維
圖片來源: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ki/User:Daniel_Case 第一部分:背景介紹、發起緣由、引言 繼時區調整、禁掛五星旗等議題,「增設鞭刑」近日成為了國發會網路參與平台上熱議的提案。「對酒駕累犯、性侵犯及對幼童傷害等增設刑...


雕塑法律人之臉—學生會長林彥廷專訪
法律系中的每個人都有著屬於自己的色彩,每個人都有著自己鮮明的故事。在新生書院始業式,磅礡地講述著成為一位台大學生應負的社會義務,這位總是展現自信風采的學生會長林彥廷,這回於咖啡廳中,徐徐轉動著法律系與他之間,長達十餘年的故事卷軸。 致力於學生自治的進程—關於學生會長...


總統或社運領袖?-談外界對法律系之印象
一、 前言 最近三位總統皆是法律人出身,不免讓法律系有了「總統系」的外號。在社會運動中,之前的學運,到最近的反勞基法修改遊行,都有法律人的蹤跡。上述現象,使得現今社會中常常存在「法律系學生未來經常從政或參與社會運動」的印象。本篇新聞專題將就法律人的角度,探討外界的印象...


迎戰面試,讓法律系教授說給你聽
圖片來源:林其叡同學 對於許多台大法律系的學生而言,九月開學是他們第二次踏入法學院,第一次,約莫是在四月的第二個星期日,那天是大學入學面試的大日子。 理想上,個人申請希望提供有別於成績的多元管道,透過面試、備審資料等方式讓同學能呈現出更完整的自己,使系上能招到真正有興趣、了...


法律系只會背法條?淺談背法條與法律人生涯規劃的關係
圖片來源:https://pixabay.com/p-719061/?no_redirect 一、前言 在現今社會中,一般民眾聽到「法律系」便會浮現許多關鍵字眼,諸如「背法條」、「國考系」、「恐龍法官」、「出誤國總統」等,其中有關「背法條」的印象,究竟法律人是否真的一天到晚...

國際交流基礎資訊
隨著大學生活的開展,學習的內容包羅萬象,不侷限於專業領域知識的精進,期待陪養學子們的國際視野,貼近全球化脈動的腳步與時俱進。以這樣的殷殷企盼為出發點,台灣大學國際事務處(OIA)以及台大法律學院開設了一系列海外教育課程,以下針對國際交流基礎資訊進行介紹。...

國際生來台攻讀學位之經驗分享—專訪田村博理同學
台大法律系財經法學組一年級 田村博理 「國際交流」在台大法律並不是一個陌生的詞,但絕大多數的案例都是從台灣到德國、日本等法律大國留學或是往英美法國家發展,然而國際交流並非是單向的流動,而是兼具輸入和輸出的雙向互動,缺一不可。因此這次的主題就是要來訪問從外國來到台灣攻讀學位的...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