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Our Recent Posts



Archive
Tags


在科技與法律間穿梭──專訪Lawsnote創辦人郭榮彥
科技與法律,前者崇尚創新,後者則偏好保守,兩個領域看似在光譜的兩端,但是卻又在許多地方產生互動。隨著資訊科技的發展,各種提升工作效率的法律科技「Legal-tech」也紛紛出爐。科技與法律間究竟能夠擦出什麼樣的火花?法律人對於科技的發展應該要扮演什麼角色?帶著以上的疑惑,我...


文學裡的法律人──專訪林達陽
林達陽|法律系畢業後進入東華大學創作研究所,曾任編輯、行政工作等,目前主要工作為寫作,作品以新詩、散文為主。曾著《恆溫行李》、《青春瑣事之樹》、《慢情書》等,並在SOSreader線上訂閱平台進行「傷心時區」創作專案。 那就從剛進法律系開始講起吧。 契機|從法律到文學...

大學四年修業規定
台灣大學法律系畢業休業規定如下: 擋修與法系圖: #升學相關
備審資料與面試建議
備審資料準備建議 備審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提出興趣跟能力的對照,興趣指的是「我為什麼選這個系所」,能力指的是「為什麼我要選擇錄取你」,興趣和能力都可以靠自己曾經有的「經歷」跟「成績」來佐證。 自傳部分以生命歷程中與法律相關的事件和經驗為主,切記不要只寫出「做了什麼」,更重要的是...
大一課程簡介
憲法 憲法又稱眾法之母、萬法之源,身為所有法律的母法,憲法所規範的內容並非直接適用在人民身上,而是用以定義國家的總體價值和運轉方式,可謂一個國家立國基礎及精神之展現。在憲法的課程中,我們會上到憲法的基本原則、國民的基本人權、國家權力機關的運作模式,以及憲法的爭訟救濟制度。憲...

入學管道介紹
繁星計畫 基本上,法律系的「在校學業」都會篩選到1%,另外必須注意的是,法律系在第一輪的分發就會額滿,因此在校內必須拿到臺大的推薦序一才有機會(切記推薦序是一到三學群一起計算,不是只有跟第一學群的同學競爭),許多學校決定推薦序時會看學測總級分與在校成績校排名,因此在繁星名額...


誰說人生是一條直線的路?—專訪謝煜偉老師
謝煜偉老師畢業於臺灣大學法律學系及研究所,後赴日本深造,於2011年取得日本京都大學博士學位,隔年返國從事教職,自2013年起在臺大法律學院任教。主要研究領域是刑事政策與刑事實體法。 許多人在做生涯規劃時,心中想著是一個線性發展的人生,最終邁向一個具體的目標;但謝老師的生命...


赴歐陸交換經驗談--專訪李昕緻學姊、羅光璨學姊
「交換學生」對許多人來說,是個憧憬,也是個計畫,我們總說要去外面看看,這世界很大,而「交換學生」就是個大好機會,除了精進語言能力外,還能一覽歐洲風情,結交來自世界各地的朋友。但對於交換,不免有些困惑與疑慮吧?這次邀訪到去德國波昂大學交換一年的李昕緻學姐與去荷蘭葛洛寧恩大學交...


探究為什麼的一條路–– 專訪張文貞教授
張文貞 教授|張文貞教授畢業於臺灣大學法律學系,後赴美國深造,取得美國耶魯大學法學博士學位。研究領域主要為憲法、國際人權法、行政法、環境法、法律與社會分析等。 2017年同志婚姻釋憲案憲法法庭言詞辯論庭上,文貞教授條理分明、層次清晰的論述令許多人留下深刻印象。這次的訪談特別...


茶、創業、法律人—專訪京盛宇執行長 林昱丞
走入辦公室的身影清爽、俐落、有活力,這是林昱丞學長讓我們留下的第一印象。 從台大社工系轉入台大法律系,林昱丞學長畢業後卻沒有走入司法界,反而選擇了創業,建立了一個獨樹一幟的茶品牌。如何從充滿框架與規範的法律系,走上需要創意與巧思的創業之路,所有選擇背後的原因與脈絡,都將在今...
bottom of page